京东商城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好好看书吧 -> 书评大餐 -> 文章内容 退出登录 用户管理
栏目导航
· 读书快讯 · 七嘴八舌
· 文化风云 · 书评大餐
热门文章
· 伴你笑视频相亲平台..
· 吃瓜网-accg.fun
· 实力碾压对比!卡萨..
· GG扑克高手进阶掌握..
· 火爆交锋:毕尔巴鄂..
· 塞拉亚主场气势不可..
· 阿德莱德联球员失球..
· 吃瓜网最新地址
· 币圈即将迎来山寨季..
· 吃瓜网-副本
相关文章
· 林语堂的《红楼梦》..
· 俎永湘著书立说《红..
· 《红楼梦》中管理思..
· 《红楼梦》里的西洋..
那一张蛛网——我看《红楼梦》
作者:姚文广  来源:163  发布时间:2007-08-07 09:48:16  发布人:xujian991140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   贾府的男人白皙柔美,浑身充满了脂粉的香气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里获得官方、学术界、民间共同认可的不多的小说之一,其成就单从小说的创作周期上便令后来者无法企及。

正统的评论比较实用,通常从阶级的观点出发,褒扬其内容深刻,通过描写一个大地主家族的没落,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本质云云;而红学家们则用高倍显微镜研究每一片残砖断瓦,考证里边某个仅露了一脸的人物的出身来历并乐此不疲;普通读者热衷于郎才女貌的男欢女爱,白玉为堂金做马的毫奢,还有错综复杂犹如剧情片的故事情节。道也好,淫也好,各人的眼光不同角度不一,得出的印象就大相径庭。

曹雪芹起笔时就开宗明义,这只是一块顽石在尘间“走一遭”的历程,亦梦亦幻,作不得真——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巧合而已。却又在开篇时欲盖弥彰地写了四句诗道破了玄机:原来顽石所历是虚,自身的亲历却非假。

他用写作追忆流逝的时光,抒发内心不平之气,切肤之痛没有让他写出一部才子佳人花好月圆的言情剧,他亲手搭起了一座美奂美仑的大观园,却没有来得及亲手把它毁掉,结尾时的悲剧色彩被宿命的虚无与因果报应冲淡不少,不可不说是种损失。

鲁迅讲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打碎给人看,按这个说法观照《红楼梦》,固然看到了毁灭,但并非都是美好的东西,贾府的大厦倾颓树倒猢狲散,并不具有美学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如果我们对此产生了同情或者怜惜,那对他们周围的人,对被他们剥削过的佃户,被他们欺压过的小民,则是不公平的。

关于《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专家们的著述实在太多,并且过多了,这里就犯不着再说,以免有抢人饭碗之嫌,这些纤巧精致,绚丽夺目的文饰后面,藏着的东西则不那么显眼,但更真实。

一座占地辽阔,锦绣灿烂的大观园是一个封闭的小小世界,这个世界与外面的那个更大但简陋得多的世界只通过那么几个通道联系着,它在金字塔的顶端,俯瞰众生,并且和其它尖顶联为一体,在这个世界的内部充满了纷繁错杂的关系,有矛盾,有冲突,不时有暗礁突破水面风暴扫过头顶,但是它就象一张绷紧的蛛网,依靠自身的张力维持着平衡——只要这张网附着的墙角柱头没有改变,那它就象飞快运转的陀螺在一点上始终不倒,但只要稍稍有外力袭来,则立时土崩瓦解,毁于一旦。

千百年来,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过来的,不论是焚书坑儒,还是文字狱,不论是战国割据,还是诸侯作乱,只是一场场戏剧上演,人人都清楚地明白剧情的发展方向——这张网不过比平时绷得更紧了一点而已。但蒙古的骑兵,女真人的弓箭,八国联军的炮火还有日本人的铁蹄转眼就把这种微妙的平衡踏得粉碎。

大观园里的风花雪月诗意优美,射覆吟诗,饮酒品茶,情趣高雅品位出众,中式贵族热衷于无害而温和的活动,谦谦君子和温淑贵妇是他们的代表,当然这并非说他们对所有人都如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古有明训,在他们世界之外的人,其实并不算人的。

而这个时候的西方,贵族们也彬彬有礼地在社交舞会上虚与委蛇,另一方面,他们喜欢用剑这种野蛮的东西代替诗书相会——为荣誉而战,争吵的结果往往是拔剑相向。

贾府的男女可不喜欢这种举动,所以整部书里除了柳湘莲曾经拿马鞭痛打了薛蟠一顿,再没更有男人气的举动,虽然那薛蟠稍微还象个男人。

聪明人用脑力不用蛮力,譬如贾雨村那场精彩的诉讼案,由此可以知道为什么在中国武将的地位一直那么低,只能远远地在边关为皇帝高官们看家护院流血拼命,听侯钦差大臣和那面涂黄漆的金牌的命令,即便大臣是白痴,命令很弱智,然后武将也渐渐自卑起来,“一介武夫”,他谦虚万分地介绍自己。

贾府的男人白皙柔美,浑身充满了脂粉的香气,在这个阴柔的世界里,阴谋畅行无阻,看不到面对面的冲突,只是老谋深算,大家比赛玩深沉,用逻辑学家也无法反驳的语言说话,这种语言自汉唐之后便逐渐成为官方言辞,优美典雅,空洞无物。

这一潭死水看上去颜色可爱,景致优美,在高高的堤坝间波平浪静——即便大堤崩溃,也不过融进了更大的一团死水。

更大的这团死水当时叫“天下”。

皇帝把自己的江山称为“天下”,实在是充满了豪气的话,这是靠流血谎言欺骗充满的泡沫,皇帝喜欢天下死水般的古井无波,“拱手而治”,皇帝喜滋滋地坐在宝座上低看下边整整齐齐跪成方阵的大臣们,恍惚间他觉得自己真是天子,“我多么伟大”,他想,但是嘴上却称自己为“寡人”,然后大臣们泪光闪烁,泣涕如雨。

皇帝有御林军,有刽子手,有聪明的大臣献计献策,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所以他从来没有废话。

皇帝始终是《红楼梦》里忽隐忽现的一缕阴魂。

贾府最大的柱石就是皇帝脑子里的一个想法,从它的兴旺到衰败,再从衰败到兴旺只不过是一闪念间的事情。

“君子之泽,三世而竭”,依靠某人的恩惠维持的幸福如果能延续到那人呼吸停止已经很不容易了,三世,应该算作上限。

所以贾府里的人个个忠心无比,激动地接待自己女儿的访问,下跪问安为皇妃热泪盈眶,柔顺地接受抄家驱除,我想如果被皇帝杀头,三跪九叩和“谢主隆恩”更是少不了的。

除了忠,还孝顺。

“孝”字辞海的解释是:古代的道德规范,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中国人的孝自古以来便融于国法中,非是等闲的道德品质问题那么简单。各朝各代都把孝看得重要无比,孝子当好了能作官,因孝犯法可减罪。其基础是老子对儿子掌有生杀大权,而逆子弑父则要处剐刑。

“百善孝行先”——在下孤陋寡闻不知语出何处,之所以孝字排在第一位原因实在简单,从下而上是绝不可有违逆的,皇帝就是天下所有人的老子,忠孝不能两全说穿了就是不能同时一样好地取悦两个爹的问题。

一旦亲情被包上了浓厚的功利与政治色彩,里边所包含的人性的成分就降到了最低。

如果硬要赋予诸如善良和美德某种意义,如果非要对最基本的人性进行包装甚至偷偷改造,那到头来它们往往脱离了自己的本意。犹如缠绕大树的藤蔓,最初两者相得益彰郁郁葱葱煞是好看,但最后那树木却死于越来越紧的缠绕里。

发动倡导这一活动的皇族骨肉相残弑父诛子的记录永远保持领先。

在利益的驱动下,贾府里的人都成了作秀的天才。象贾敬的寿辰和后来的风光大葬——顺便说一句,假如我对贾珍这个人还有那么点好感的话,那就是他的确爱着自己的儿媳秦可卿,虽然这种爱情有些狗屁倒灶,但毕竟是这幢阴森的大宅里难得的有人性色彩的东西,秦可卿的葬礼上,贾珍表现得确实比死了亲爹还悲痛万分。

据说英王曾打算效法东方宫廷礼节,让武士们对他行跪拜礼,却遭到所有人的一致反对,只好作罢。

英国人明白,一个人跪着说话时便宣告了他的尊严的彻底完蛋,而尊严是人类用以遮体的最后一条裤子。脑袋掉地的前奏历来便是由膝盖着地开始的,用膝盖维持脑袋平衡的人始终活在刀口边缘。

对此元妃省亲一节可说写得入木三分,先前大观园的建造工程,贾政一伙于园中游历,大可略去不看。

元妃驾临,府中男女老幼倾巢出动,大家磕头行礼,山呼娘娘千岁千千岁,这种无耻勾当做得兴高采烈,所谓的孝的面纱猛然被揭开,都是奴才,如此而已。等失去了元妃这个大靠山的时候,贾府的人便惶惶不可终日,只能等待着厄运的降临了。在大观园里的红男绿女热闹非凡笙歌无限的日常生活中,另一群人始终被掩盖在后面,只能若隐若现地露一小脸。他们叫庶民,也可以叫黎民叫百姓,最后的身份被定为小民。

他们永远是原料,永远是基础,永远给人提供岁末的粮食猪牛,平时的血汗眼泪,间或逗逗乐搞搞笑,永远不值一提。

曹雪芹细致入微到无以复加的笔调忽然象一阵轻风从这些人头顶吹了过去,这一场神仙下凡再度正果的神化言情剧里群众演员的面孔始终模糊于镜头之外,曹雪芹在悼红轩里也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但他却不承认自己的角色,他用笔修补着错误发展的现实。他针插不进水泼不入的文字里始终没有这些人的位置。

忽然想起了中世纪的荷兰人,在那个黑暗的年代荷兰是唯一可以自由印刷书籍的地方,商人匆匆忙忙地在交易所和印刷厂之间跑来跑去,为流亡分子落拓学者还有注定要上火刑架的家伙忙碌着,他们只是为了挣钱而已,他们印宗教书籍,印反宗教的学说,印黄色小册子。或许接受他们帮助的人在内心也是对他们充满鄙夷的。但回过头来看,这些人,其实是最自由的,那些呼喊,战斗,流血的人所渴求梦想的东西,那些阴郁,专制,残忍的人所害怕的东西,他们已经得到了。曹雪芹如果能写完整部《红楼梦》,结局可能并无二致,只能从虚无到虚无。一树落花如雪,一点残灯如豆,一场凄美销黯的爱情,如是而已。

但如果非要一圆这个未完的梦,我想加上两个字就够了——醒来。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相关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 管理登录 -浙ICP备11021687号-11

Copyright © 2006-2028好好看书吧小说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