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反腐作家大木以原宿迁市委书记、江苏省副省长,现任昆明市委书记的仇和为原型,构思创作两年多完成的小说《执政者》,日前经作家出版社编辑出版。
大木告诉早报记者,最初创作的灵感是震撼于仇和在江苏省苏北地区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他在沭阳做县委书记期间,我正好离开沭阳来到南京,但我对沭阳的很多情况都很了解。”为了创作,大木在阔别故乡10多年后,再次返回苏北老家、仇和工作过的沭阳县,深入扎实地进行采访。仇和在当地施政期间发生的一系列催生中国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干部制度迅速产生裂变式的传奇震动了他,他很快以此为题材撰写了长达20万字的报告文学《走向法制》,并寄往出版社。然而正如仇和在宿迁上任初期,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不为人们所认知认同那样,大木写的报告文学让很多编辑从心底里也佩服赞同仇和的改革举措,然而却始终胎捂腹中,迟迟不能面世。
“改革步履维艰,贪污受贿屡禁不止,中国政坛上,何时出现改革先锋、反腐败斗士,我要用毕生的精力为他树碑立传。”大木表示,仇和在任职沭阳县委书记时,力挺改革与反腐两把利剑,人治法治并举,在中国首开用干部集资修路,学校、医院转轨变型为民营经济,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彻底改变中国农民几千年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凄楚命运等一系列举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激起了轩然大波,更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仇和成功了,社会认知了,编辑的观念转变了,于是报告文学很快发表了。问世后的报告文学很快引起关注,各界人士褒贬不一的评价,促使大木二下宿迁,再次深入采撷仇和的闪光点,着重从理论高度剖析仇和的思想理念,终于写成了25万字的《执政者》一书。
书中的主人公叫裘耀和,然而明眼人一看就知,再翻看书中一波又一波的故事情节,活脱脱的一个仇和形象。大木说,关于小说的名称原来取了30多个,最后定名《执政者》,是因为中国还处在从人治—人制—法制—法治的发展期,某种程度上,一把手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木说,由于这本书的定位是文学小说,因此有虚构的地方,但不管怎样小说是源于生活的,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对读者产生影响,毕竟在中国改革型的领导者实在太少。
(责任编辑:章璋)